我的账户
北国网

自媒体资讯干货

亲爱的游客,欢迎!

已有账号,请

立即登录

如尚未注册?

加入我们
  • 客服电话
    点击联系客服

    在线时间:8:00-16:00

    客服电话

    400-000-0000

    电子邮件

    xjubao@163.com
  • APP下载

    北国网APP

   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扫描二维码

    关注北国网公众号

北国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教你4种薪酬套改的落地实操方法

2022-06-08 发布于 北国网

教你4种薪酬套改的落地实操方法

随着国企改革逐步深入,三年行动也进入收官之年,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作为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之一,如何完成三项制度改革深化落地,如何实现新旧体系的完美衔接?成为各国企最“头疼”的难点。本文将结合国企改革实操案例,围绕三项制度改革中的薪酬分配体系设计前后,新旧体系如何衔接套改的问题,简单介绍当前实操性较强,落地性较好的几种薪酬套改方法。

Ø “就近就高”法套改

“就近就高”原则是公务员套改工资最常用的一种方法,也是当前不少国企“钟情”的方法。“就近就高”原则是指基于员工原始的薪酬,在新的薪级薪档表中按照岗级、职级对应的薪级中最接近并高于原始薪酬的薪档套入。该种方法更适用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国企,但在某种意义上背离了国家深化国企改革,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初衷。

“就近就高”套改方法的优点在于:首先,“就近就高”方法简单,操作容易。其次,对于国企公司来说,由于受限于工资总额的管控,在套改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整体的薪酬增幅,而“就近就高”能够很好的控制薪酬的整体增幅。另外,对于追求逐步改革,平稳过渡的国企来说,“就近就高”原则能够有效的减缓改革带来的阵痛,薪酬改革趋于稳定,政策方法落地推行的阻力小。

“就近就高”套改方法的缺点在于:第一也是最主要的缺点,这种方法无法解决原薪酬体系中存在的历史问题,相当于保留了原有的薪酬分配体系。第二,它没有考虑员工的过往业绩、能力水平、职业资格等历史因素,单凭过往薪酬进行套改,可能导致员工之间的内部公平性无法体现。

Ø “历史因素”法套改

“历史因素”法套改是指根据员工学历、工龄、职称等历史因素,确定其套改后薪酬标准值。这种方法通常有三种操作方式:

第一种是只选用一个历史因素,这个因素通常是公司此次改革薪酬分配所倾向的岗位或人员方向。例如,按照工龄套改则更倾向于将薪酬分配向老员工倾斜,按照学历、职称等则更倾向于向技术人才、高学历人才倾斜。此种方式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,能够按照公司既定的薪酬分配策略向某一群体倾斜。但缺点也很明显,这种凭一个因素进行的“粗暴”的套改方式,往往由于员工个人历史因素差异,导致推行困难。同时,由于因素过于单一,很难体现市场化薪酬的付薪理念。

第二种操作方式则是将员工的每一个历史因素都进行一次套改测算,最后选择该员工最优因素的工资标准作为其套改结果。此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将员工的个人优势“最大化”,员工满意度较高,推行阻力相对较小。而其缺点在于,这种方式不仅需要巨大的工作量,而且并不能体现企业的薪酬策略,套改结果在方向上和工资总额上往往是不可控的,很大程度达不到企业的预期。

第三种操作方式是综合考虑员工的个人历史因素,并根据企业薪酬策略设计不同权重,综合评估后计算套改结果。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做到公平公正,员工意见小,推行较容易,并能根据权重的不同设计解决原有薪酬体系中的不合理问题。唯一的缺点是工作量较大,权重设计和统计评估需要科学、合理、有效,难度相对较高。

深圳市华企丰源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成立于二零一一年五月,总部设在深圳。公司的成立源自于一群有使命感、责任感的人!我们致力于在商业模式、管理体系建设、信息技术方面不断研究和开发适应中国企业需要的标杆管理技术,致力于成为中国最负责任的顾问公司

1

鲜花
1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

请发表评论

全部评论

相关阅读

  • 北国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北国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北国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北国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北国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北国网
    1970-01-01
北国网

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

相关分类
热点推荐
关注我们
北国网与您同行

客服电话:400-000-0000

客服邮箱:xjubao@163.com
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北国网 版权所有

Powered by 北国网 X1.0@ 2015-20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