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人机压制设备 https://www.lingxin-tech.com/products/lx_sus0830.html 2021年5月1日,美国总统拜登正式宣布从阿富汗彻底撤军,计划将于当年9月份撤出最后一个驻扎阿美军。 一石激起千层浪,拜登的这番表态意味着:这场持续21年、投入22600亿美元的战争终于迎来了最后时刻。 颇具戏剧性的是,在一方面美军忙着撤离阿富汗的同时,另一方面的阿富汗政府也秉着一直以来“追随美军步伐”的方针,也开始了大包小包的撤离。 根据中新网报道,在美军全部撤离阿富汗的前一个月,阿富汗总统加尼已经率先离开。 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,越来越多的行政机构已经人去楼空。 有条件的官员早已专机大包大揽带走了所有的家属和财物。 条件稍差的官员则会跟随着美军进行撤退,例如阿富汗前情报官员穆罕默德·阿里夫·萨尔瓦里就曾经对记者表示,自己正被美军“像关押囚犯一样”关在科索沃美军基地,“我们没有离开营地的自由,只能进入有限的场地,例如浴室,餐厅,帐篷等,也无法与其他人交流。” 至于能不能真的离开阿富汗,那还要看美国人的脸色。 而至于那些连看美国人脸色都没有资格的普通士兵,只能干坐在战壕里,等待着塔利班武装的到来…… 从美国撤军的第一刻开始,阿富汗政府似乎就已经彻底放弃与塔利班来一场正面较量,而是持以“能跑则跑”、“跑不了创造条件也要跑”的态度。 在外人看来这种做法十分匪夷所思的,毕竟美国这些年对阿富汗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支援,为何阿富汗总统加尼会如此狼狈的急着撤离呢? 事实上,无论是加尼也好,还是阿富汗政府的其他官员也好,都深刻的认识到一个道理,如果继续等在这里,那么留给他们的结局就是和前总统纳吉布拉一样,死路一条。 阿富汗战乱背后,超级大国的博弈场 阿富汗被彻底冠上“战乱”的代名词,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,1979年12月,为阻止阿富汗倒向美国,苏联正式做出决定,出兵阿富汗。 这一举动在阿富汗周边乃至整个国际上都引起了巨大的骚动。 特别是与阿富汗毗邻的巴基斯坦尤为紧张,毕竟如果苏联继续这么扩张下去,那么下一个很有可能就是自己。 为了遏制苏联进一步扩张的野心,很快,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、美国中央情报局和沙特阿拉伯王室都纷纷做出了反应,开始在阿富汗国内疯狂支持反对派,势要将苏联拖入战争的泥潭之中。 阿富汗地形多为山区,天然条件就对于苏军十分不利。 在这场长达数年的战争里,苏联在经济上共损失400亿美元,伤亡士兵高达五万余人,加之国内经济问题逐渐严重,最终,戈尔巴乔夫终于下令全军撤出阿富汗。 曾经雄霸世界的苏联,就这样在阿富汗这么个弹丸小国上折戟了。 苏联撤军之后,在阿富汗国内留下了一套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傀儡政府,那就是纳吉布拉政府。 虽说是一国政府,但是当时的阿富汗由于战乱,政府无论从军力上还是实际影响力上都大打折扣,因此在苏联撤军之时,曾经劝阻纳吉布拉跟随部队一同回到苏联。 然而对于这个方案,纳吉布拉选择了拒绝,他坚持认为自己能够与起义军达成民族和解,进而实现国家的真正和平。 对于纳吉布拉的举动,苏联方面自然是支持的,毕竟打了快十年的仗,现在撤了那就是白撤,还不如留下纳吉布拉这么个代理人,至少保证阿富汗在未来不倒向美国。 纳吉布拉是阿富汗本地的普什图族,在当地颇有声望,再加上其本人也是情报机构出身,曾经受过克格勃的专业培训,具有着丰富的政治和军事经验。 事实上,经历了十年的战乱,阿富汗人民也早已厌倦了战火,在得到苏联绝对不会回来的承诺以后,当地的不少部族都同意了民族和解的方针,然而,在这个时候,美国人行动了。 民族和解失败,战火重燃 美国人没有给纳吉布拉这个机会,在他们看来,纳吉布拉是苏联所扶持的,如果任由阿富汗就此归于和平,实际上还是苏联势力的扩张。 因此在他们的挑唆之下,阿富汗塔利班组织拒绝了一切形式的和平,以民族叛徒的名义,再次向纳吉布拉发起了进攻。 尚未安定下来的阿富汗,再一次重燃了战火。 美国人加了码,苏联当然不会自甘示弱,随即两个超级大国再一次就阿富汗展开了角逐。 彼时的苏联自身并不好过,距离自身解体也只剩下了两年时间,但是为了支持纳吉布拉政权,他们还是下了“血本”。 战争一打响,苏联运输航空兵开始密集向喀布尔运送粮食、军火以及大型军事器材,平均每天飞来15架伊尔-76运输机,运送总物资高达上万吨。 纳吉布拉更是发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的命令,组建了超过30万人装备精良的大军。 可遗憾的是,虽然纸面实力十分庞大,但是阿富汗政府军的实际战斗能力却并不理想。 由于阿富汗本地国民教育水平及其低下,这些尖端武器绝大多数情况之下根本无从发挥真正的为例,只能沦为摆设,接连场战斗下来,阿富汗政府军连连败退。 甚至当时还有西方记者还放出豪言:“没有什么能阻止‘塔利班’摘取胜利果实了,纳吉布拉政权最多只能撑2~3周。” 在美国人的支持下,塔利班武装一路上连连告捷,从库纳尔谷地再到喀布尔,几乎沦为了一片焦土。 但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纳吉布拉所带领的政府军战斗力不敢恭维,但是在这场战争当中,他们还是展现出了极强的战斗意志。 塔利班奉行极端保守的宗教准则,对于喀布尔这座曾经的开放城市而言,双方在理念上就有这天然的不合。 因此,当得知塔利班兵临城下,喀布尔军民团结一致,奋勇抗敌,展开了顽强的抵抗,勉强稳定了防线。 据当时苏联记者弗拉基米尔·斯诺格里洛夫回忆,阿富汗政府军展现出了极强的战斗意志,战争进行到最惨烈的时候,甚至就连指挥部的将领也冲了出去与士兵们一起奋战,这些在过去一直充当苏军“跟班”的军队,头一次展现出了“男子气概”。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,这支部队所展现的斗志已经不是一个傀儡政府的意志了,他们完全是在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战。 纳吉布拉政府军并不好过,但是他们的敌人塔利班也谈不上多么顺利。 虽然美军24小时不间断地向其提供武器支援,但仍然没有办法改变他们以往作战的游击习气,大军将喀布尔团团围住,但是始终没能展开组织严密的进攻,战场陷入了僵局之中。 无奈之下,他们只得暂时放弃攻城,把目标对准城市外围的运输车队、岗哨,进行覆盖式炮击,希望彻底困死守军。 纳吉布拉之死 对于苏联而言,此时也顾不上国际影响了,这场战争进行到这个份上已经不是拿下阿富汗这么简单了,如果让美国人拿下阿富汗,那么从战略上将会彻底使得整个苏联陷入逆势,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,那就永远打水漂了。 最终,在3月12日,苏共中央政治局公布将全面恢复对于纳吉布拉政府的军援,选派六百辆卡车,由自愿的苏联公民负责运输,在这样的动员之下,一夜之间数千套“丸花蜂”温压弹发射器送抵了纳吉布拉的手中,在“丸花蜂”的作用之下,塔利班攻势彻底得到了瓦解。 赢得喘息机会以后,纳吉布拉立即再次致函阿富汗各派武装力量,希望各方面能够为了国家利益,重启和平动议。 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,和平的声音在阿富汗境内一浪高过一浪,然而,此时的美国人急了,塔利班的失利让他们倍感压力。 在一整套金钱攻势之下,刚刚吃了败仗的塔利班再一次发起了疯狂的进攻。 在塔利班再次开战之后,纳吉布拉紧急致函莫斯科,此次信件当中,纳吉布拉表示目前政府军弹药已经告罄,空运来的弹药也所剩无几,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,阿富汗政府将有可能灭亡。 如果放在以前,苏联的军火援助一定会迅速跟进,可是这个时候,纳吉布拉的请求,这一次落了空。 1990年2月,在外长谢瓦尔德纳泽的建议下,苏共中央决定停止继续援助阿富汗。 1991年3月,塔利班全歼阿富汗精锐军乌兹别克师,在苏联停止援助和主力部队被歼灭的和双重打击之下,纳吉布拉政府上下一片失败主义情绪。 之后的日子里,纳吉布拉再也没有发起过一次有效的攻势,甚至到了后来,他还不得以四处托关系,企图联系到塔利班内的温和派从中调和,只可惜均告失败。 纳吉布拉政府正式进入到了灭国倒计时。 1992年4月,塔利班占领了除喀布尔以外的几乎所有地区,大军正准备向着纳吉布拉的所在地进行最好的开进。 危急之下,纳布吉拉用飞机将家属送到印度新德里,而自己找到仍然滞留在喀布尔的四名“前苏联军官”,面对着这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,纳吉布拉说出了自己的遗言:“尽管我说过苏联政府是叛徒,但保障你们的安全仍是我的义务,你们必须马上离开阿富汗,因为政权将在最近几天移交给反对派,我必须用最后一点权限把你们安全地送回国。” 纳吉布拉被俘以后,当众把纳吉布拉的下体割下,然后把惨叫不止的纳吉布拉拴在一辆吉普车下﹐围着总统府拖了好几圈﹐直到纳吉布拉被折腾得奄奄一息,才最后用乱枪结果了他的性命。 这位曾经为众人所敬仰的总统,就这样死在了最后的战场之上,而在他的身后,阿富汗的战争仍未结束…… 纳吉布拉的失败意味着他们在未来彻底失去了安身之地,自此开始了流亡生活。 纳吉布拉和妻子法塔那,育有三个女儿。 纳吉布拉战败后,妻子法塔娜便带着三个女儿前往了印度,并且在印度政府的保护之下避难。 之所以要流亡印度,实属不幸当中的万幸,阿富汗战争中,与阿富汗最为针锋相对的便是巴基斯坦。 而作为巴基斯坦一直不对付的印度,此时此刻便“责无旁贷”的站出来了大大方方的接受了法塔娜。 从那以后,纳吉布拉的妻子和三个女儿一直住在印度,目前,纳吉布拉的大女儿希拉目前在泰国定居,二女儿莫斯卡则在新加坡生活,三个女儿没有一个人返回阿富汗,返回那个父亲曾经献出生命的国家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也是一种无奈。 多年以后,当我们回顾于纷乱的中东局势,或许会不由得感慨,战争当中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。 一直以来,超级大国忙着升级最先进的武器,用最低的代价去屠戮敌对势力,而小国则会用最原始的办法,用人民的血肉之躯来弥补武器之间的差距。 随着战争的旷日持久,双方之间的仇恨似乎永远不会消弭,直到有一天超级大国终于承受不住压力宣布从当地撤军,这场战争才能真正告一段落…… 参考资料: 1.加尼掌权的前车之鉴,阿富汗纳吉布拉政权崩溃记.知网. ![]() |
1
![]() 鲜花 |
1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业界动态|北国网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请发表评论